在我们为今天的成功而欣喜时,而绝不要忘记那些已逝去的航天员,他们永远值得全人类去尊敬!
前苏联“联盟1号”宇宙飞船由宇航员弗拉基米尔•科马洛夫驾驶,于莫斯科时间4月23日凌晨3:35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。按计划,他在飞行一天之后将在轨道上与随后发射的“联盟2号”会合并实行对接。但是在成功进入轨道后,“联盟1号”接连出现故障,先是左太阳能电池板没办法打开,使得飞船只能用一半电力来操作仪表,而通讯系统只有备用的能够正常的使用。进入轨道第5圈时,飞船失控,科马洛夫改用手动控制也无效。
随后,地面指令他在第17圈时启动返回推进器。几经努力,飞船终于即将着陆,但是在降落到距地面10公里处,由于飞船失控造成的旋转,使得减速伞绳被缠在一起没办法打开。4月24日6时24分,“联盟1号”返回舱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撞向地面,推进器燃料燃起大火,科马洛夫成为第一个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。
1967年1月27日,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4号发射阵地上,乘坐有3名航天员的“阿波罗4A”飞船正在进行载人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。如果这次地面模拟试验成功,这3名航天员就会乘此飞船进入环地轨道飞行。试验按照程序进行,当进行到最后倒计时时,程序突然中断,飞船指令舱起火,还未来得及打开舱门,3名航天员就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被烧死。
后来查明,这次起火原因是飞船导线短路,电火花引燃了舱内塑料制品。阿波罗飞船采用的是1/3大气压力的纯氧方案,一些在正常空气中本来是耐火的塑料制品,在纯氧中却成了易燃物品。此外,舱门打开时间设计为90秒,着火时船内形成负压,无论在外面还是在里面,舱门在极短的时间内都无法打开。
牺牲航天员:弗朗西斯•斯科比、迈克尔•史密斯、朱迪恩•雷斯尼克(女)、罗纳德•麦克奈尔、埃利森•鬼冢、格里高利•杰维斯、克里斯塔•麦考利芙(女,教师)
1986年1月27日,“挑战者号”航天飞机蓄势待发,第二天早上它即将执行第25次发射任务。2896公里外的犹他州,固体燃料助推器的锡欧寇公司的工程师们忧心忡忡,他们担心寒冷的天气将导致O型密封圈失灵。早在1981年,航天飞机的飞行表明,寒冷天气将极度影响O型密封圈及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运作,而造成安全问题。
“挑战者号”发射前一夜,天气问题摆在了眼前,锡欧寇公司要求通过电话与美国航天局交谈。固体助推器的负责人告诉航天局,他无法同意在发射文件上签字,因为他认为O型密封圈将在温度接近0.9摄氏度时,会变得异常脆弱。工程师们极力劝说航天飞机不能发射,但是航天局的管理层急于将航天飞机发射出去,工程师们的建议没有被采纳。
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,挑战者号将如期发射。发射后58秒,美国航天局在这场赌博中输了,本该由O型密封圈保护的右边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截面冒出一小束火花,在冲刷的空气压力反方向作用下,火花点燃了主燃料箱。几秒后,挑战者号灰飞烟灭。
牺牲航天员:乔治•多勃罗沃尔斯基、弗拉基米尔•沃尔科夫、维克多•帕查耶夫
1971年6月6日,“联盟11号”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,载着肩负首批进入“礼炮1号空间”站重任的3名航天员,朝空间站飞去。飞船经变轨飞行后,在距空间站100米的地方开始交会对接,并获得成功,3名航天员打开舱门进入了空间站。
6月29日下午9时,3名航天员离开“礼炮1号”返回,但3人都未穿航天服。6月30日1时35分,飞船按程序启动制动火箭。在进入大气层前,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,但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,密封性能被破坏,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,舱内迅速减压,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、体液沸腾而死亡。
尽管返回程序都是正常的,返回舱也在降落伞减速下,安然着陆,但当人们打开舱门时,看到的却是3名航天员的尸体。这次灾难的原因是飞船设计不合理,座舱非常拥挤,这使得返回程序明确规定,宇航员在返回前必须脱掉航天服。
牺牲航天员:里克•哈兹班德、威廉姆•麦库、麦克尔•安德森、卡尔帕纳•楚拉(女)、大卫•布朗、劳瑞尔•克拉克(女)、伊兰•拉蒙(以色列籍)
2003年1月16号的清晨,美国航天局的“哥伦比亚号”航天飞机发射成功,机组人员开始投入到日常工作中。此时,航天局的工程师们从视频回放中看到,一块手提箱大小的泡沫绝缘材料撞向航天飞机的左翼。从发射视频来看,损坏可能出现在机翼下方,工程师们迫切要求卫星对机翼进行拍照,来确定破坏程度,然而任务管理团队的领导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。
2003年2月1日,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点15分,“哥伦比亚号”再次进入大气层,但在旧金山附近,航天飞机出现异常,左翼液压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失灵。几分钟后,航天局与“哥伦比亚号”失去联系……德克萨斯州的目击者看着清晨的天空,他们已知道为何哥伦比亚号没办法做出回应。
经过数月调查,独立调查小组公布了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。报告说,导致“哥伦比亚”号事故的技术原因,是航天飞机发射升空81.7秒后,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,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,形成了裂孔。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,超高温气体从裂孔处进入“哥伦比亚”号机体,造成航天飞机解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