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制丝车间,有一位二次加料岗位操作工——李丛荣。现年53岁的他,在近5年中,带出10位学徒。
谈起自己的带徒阅历,他说:“教学徒,便是要把自己的‘秘籍’传授给他们。”
“从戎时,就爱总结日常作业、日子。”转业后的他,从始至终保持着从戎时的习气。
岗位上,在产品尾料出产时段,操作人员需精准判别岗位薄片柜和烟叶柜的出料状况,对应做好控制,确保尾料时段出产流量安稳。这个时段的出产节奏把控,一度困扰过李丛荣。
“找准贮柜皮带最佳提速时刻点,才或许正真的确保尾料流量安稳。”他经过长时间的盯梢,将这一控制难点,变成了质控阅历。
现在,李丛荣只需眼观电子秤前的缓冲仓存料量,就能判别出贮柜内的薄片、烟叶是否出空,尾料出产流量能否安稳。
“师傅,最近烟叶过加料机滚筒进口端环形密封圈处时,会有粘附,我盯梢良久,仍是没找到原因。”
现已转岗至车间机械修补的胡桁睿,曾是李丛荣的学徒,遇到修补难题,还会讨教自己的师傅。
收到学徒的“讨教”,李丛荣和学徒研讨了设备结构、滚筒雾化喷嘴作业时的动作,发现烟叶粘附的原因是滚筒进口端密封圈为凸台款式,易堆积烟叶。
“咱们可不可以仿照轿车雨刮器,制造刮板把烟叶刮下来?”师傅的主张让胡桁睿恍然大悟。处理思路得到车间必定后,李丛荣与学徒在一台加料机滚筒上做了实验。
改进作用显着,经车间讨论经过后,他们的改造办法被推行运用至车间一切加料机滚筒上。
李丛荣爱动脑、爱总结的好习气,让他具有了过硬的技术,一再被车间选为习惯类、跨岗位复合练习的师父。
他会依据学徒技术水平,拟定专属培育方案、分阶段设定培育目标,在他的尽心指导下,无论是零根底,仍是稍有阅历的学徒,都能很快得到进步。
他的学徒们,在把握车间标准化作业练习的根底上,还会取得一份“独家秘籍”,一些李丛荣总结的设备查看、出产节奏把控的小技巧、小窍门,让学徒收获颇丰。
他培育的学徒们,成了各自岗位的主干,也是他精研岗位事务、改进岗位问题的同伴,每一次带徒阅历,都是对他技术的再一次进步。
跟着作业的推动与产品质量的不断的进步,他的“作业秘籍”还在一向更新。(崔增慧、杨春娅)